哪些医疗器械产品要做漏洞扫描?哪些产品需要进行软件测试,北京哪儿可以做软件产品的第三方测试报告。
一、法规铁律:无漏洞扫描=注册“一票否决”
核心依据:“中高风险医疗器械注册时,必须提交网络安全漏洞评估报告” ——《医疗器械网络安全注册审查指导原则(2022年修订版)》第6.2条
分级管理要求:严重级(如ECMO、起搏器):强制第三方漏洞评估报告 + 持续维护方案
中等级:自评报告 + 扫描工具证明(建议第三方复核)
轻微级:公布漏洞总数及剩余风险注:生命支持类设备自动归类严重级
二、4类必扫设备清单(附真实案例)
1. 联网设备:数据交换的“高危区”
典型设备:远程心电监护仪(实时传输患者数据)
云影像系统(DICOM协议传输CT/MRI)
无线输注泵(蓝牙控制药量) 风险案例:某心电图机因未加密传输,致患者隐私数据被中间人截获某内窥镜系统因开放公网调试端口,遭勒索病毒入侵
2. 嵌入式固件设备:隐蔽漏洞高发区
高危目标:呼吸机控制模块、透析机Linux内核、麻醉机RTOS系统
扫描难点:需逆向工程分析固件,检测未公开漏洞(如硬编码密码)
案例:某输液泵固件存在默认密码admin/123456,可远程操控给药速率
3. “伪单机”设备:接口成安全短板隐蔽
风险场景:基因测序仪(USB导出数据)
生化分析仪(串口调试协议)
攻击路径:带病毒U盘感染设备 → 窃取敏感健康数据
4. 第三方组件依赖系统:供应链风险放大
高危组件及漏洞:
后果:某LIS系统未修复Redis漏洞,致百万份检验报告泄露
免检项:纯机械器械(如手术钳、机械血压计)
更多精彩: 免费发布信息网 http://www.zhelice.com
13691093503